发布时间: 2025-07-22 10:03:01来源:广东汇成真空
随着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快速普及,HUD(Head-Up Display,平视显示系统)已从百万级豪华车加速下沉到中高端及新能源车型。据 Markets and Markets® 2024 年报告,全球 HUD 市场规模已超过 25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6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 20%。
HUD 的普及不仅仅是显示模组和算法的升级,更是一场围绕汽车玻璃光学镀膜的隐形竞赛。典型 HUD 冷光膜对波段的反射指标要求极为严格: HUD 投影要求挡风玻璃具备极高的光学一致性与反射性能。若直接使用普通夹层玻璃,容易出现鬼影或干涉条纹,非常影响驾驶员安全读取信息。 广东汇成真空:提供一站式HUD光学PVD镀膜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真空镀膜装备领域的前沿企业,广东汇成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近二十年的技术积累与光学膜工艺深耕,面向智能座舱HUD显示模组,推出多款电子束蒸发光学镀膜设备与磁控溅射光学镀膜设备,构建完整的模块化、一站式PVD镀膜解决方案,满足车规级光学膜层的高一致性与高稳定性需求。 2.光学磁控溅射镀膜机: 从基础 HUD 到 AR-HUD,再到全挡风投影,镀膜工艺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画面的清晰度、安全性与耐久度。在这场智驾座舱的光学升级赛道上,广东汇成真空正以自主可控的 PVD 核心技术,助力中国汽车玻璃产业链抢占全球技术高地。
- 400–650 nm Rave ≥ 85%
- 700–1500 nm Rave < 3%
- 中心波长 R50 = 650–690 nm,入射角 27°±10°
因此,主机厂与玻璃供应链普遍采用:
✅ 楔形 PVB 夹层:通过精确设计楔形角度,调整光线折射,抵消重影;
✅ PVD 真空镀膜:在玻璃表面沉积高致密度多层纳米光学膜,精准控制反射率、透射率与防眩光性能。
其中核心镀膜层通常包括:
- 多层干涉膜:通过电子枪蒸发源与离子源高效结合,实现精准的增透/增反设计;
- 纳米防污/疏水层:防止雨水、油污影响 HUD 画面清晰度。
典型 HUD 玻璃金属高反膜层结构多达 7~12 层,单层膜厚度需严格控制在 20–150 nm,整体膜厚均匀性误差 ≤±2%,附着力要求 > 10 MPa,光学反射率需 > 90%(参考:IHS Markit Automotive HUD Optics Report)。
以比亚迪、小米为代表的新势力正全力推动 HUD 冷光膜自主化。冷光膜通过多层纳米光学膜系,将可见光特定波段选择性反射/近红外波段透过,有效提升 HUD 投影的清晰度、亮度与对比度,同时避免阳光倒灌,造成投影器件热损害,也降低外部杂光干扰。
这背后,离不开国产高端光学镀膜设备的持续创新与迭代。HUD抬头显示对膜层的光学性能和均匀性要求极高,其核心膜系(如AR抗反射膜、冷光膜、滤光膜等)主要依赖电子束蒸发与磁控溅射等成熟工艺进行精密沉积:
电子束蒸发光学镀膜设备:具备高蒸发效率与出色的光学均匀性控制,适用于HUD用多层膜系统的批量沉积;
磁控溅射光学镀膜设备:支持低温沉积、高附着力与高稳定性,可满足复杂玻璃基材及异形件的镀膜需求;
搭载在线膜厚监控系统,确保膜厚控制精度在±2 nm以内,保障HUD显示区域的光学一致性。
1.电子束蒸发光学镀膜机:
✅ 配备高效电子枪、蒸发源等模块,支持HUD用多层膜系统的精密沉积;
✅ 搭载汇成自主研发的大口径RF射频离子源,可选配考夫曼型、霍尔型离子源,显著提升膜层致密度,减少针孔与剥离缺陷;
✅ 集成高精度在线膜厚监控系统(石英晶体监控 / 光学干涉测厚),实现纳米级膜厚控制,保障显示区域一致性。
✅ 系统由腔体、工件架、真空系统、工艺模块、加热系统及电控系统构成,结构模块化、维护便捷;
✅ 支持RF-ICP辅助磁控溅射与后氧化工艺模式,沉积速率高,膜层光学性能优异;
✅ 采用多腔室设计,配备自动化上下料系统,提升产线效率。